乐府诗传唱两千年,依旧如此煽情。朗朗上口之余更觉凝重,诗里的岁月变迁,让人感慨沧海桑田光阴易逝。

都是因为战争,因为战争的无情,让从古至今的人们,过早的体会到了生老病死的悲欢惆怅。和平的家园来之不易,得自于英雄们的奋斗终身。

七尺之身为何许国再难许良人,只因信仰,只因家国未定,只因良人情意太重太重。而乱世年代的

,就经历了这样的人生。他一生坎坷,最终却又峰回路转,大悲大喜之间,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代人的坚守和信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场在今后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大门的爱国运动,在当时,为颓丧的炎黄子孙,照见了一缕黎明的曙光。

谢汉光,就出生于这一年。他是广东丰顺县人,1942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毕业,并在广西担任农业相关的任职。在1944年时,日军入侵大西南,

广西作为前线月日寇占领柳州时,谢汉光就逃去四川,在高县和邛崃一带教书避难。

1945年,日军投降后,他在香港秘密加入到我党。与马克思思想的结缘,是因为少年时的那颗热血的心。

他如很多有识之士一样,一直相信当这个国家起于荆棘,那么一定会终于伟大。如同自己信仰的党一般,不乏活力与热血。在入党的同时,他也接到了一个任务。

历史没有留下他如何与自己的佳人解释,毕竟不可说也不必说,因为既许终生,当以护她。也或许,男儿志在四方。

既然认定的事,背后又怎会没有善解人意的佳人呢,你不必说,我不必问,等,一定能等到这个国家的强大。两人并不清楚,以后还能再见,而那会是几十年以后。

,在林业试验所莲花池分所任职。此后的几年里,谢汉光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坚守阵地。

直到1949年7月,《光明报》风靡台湾的事件令蒋委员大为愤怒,并清洗出了一大批台湾的有志之士。

,也于1950年10月牺牲。就义时的他,唱着他最喜欢的《幌马车之歌》,迈步踏上刑场。这是一首日文歌,歌词大意是:

黄昏时候,在树叶散落的马路上,目送你的马车,在马路上晃来晃去地消失在遥远的彼方。在充满回忆的小山上,遥望他国的天空,去年送你的马车,竟是永别。

1950年初,台湾省工委遭到严重破坏,最高负责人蔡孝乾等被捕,而紧接着也迎来了这样的高层叛变。

,当时党在台湾隐蔽战线的网络,也遭到了毁灭一击,藏身多年的精锐,纷纷被残党政权清理。

作为在台湾蛰伏时间比较长的谢汉光,也在这名单之上。随着张伯哲等当时台湾地区比较高的负责人先后被捕遇害。张伯哲带着

谢汉光是幸运的,多年蛰伏,织网的能力让谢汉光有足够的敏锐和洞察力。听闻风声后的他,便开始了与敌特斡旋的日子。

但由于与大陆那头相隔一个海峡,断绝联系是必定的,而自身周围也是危机四伏。他将要面对的,是敌特对他从不会断绝的追捕。

而台湾安全局的档案说明里,就提到了:谢匪汉光,迄未获案,希各有关单位注意追查。后来的他,

台湾多山地,而人迹罕至也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屏障。国民政府毕竟未稳,而他也真正的在山林间当了一回野人。

,后来在山村村长的帮助下,谢汉光更名为叶依奎,也有了属于这个名姓的户口。

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奎在中国寓意为髀,便是两腿骨,依奎二字,就表示永远不忘根本,不忘立足何处。

终有一天,他也会回到大陆。就如同海峡隔绝不了神州大地的手足宝岛一般,手足永远就是手足,相互依附,依存。

后来的谢汉光,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林业工人,度过了38年。38个春秋,早已将他的棱角磨平。

但他始终,还想在化为尘土之前,再见一见蒸蒸日上的故土,见一见台湾终归大陆,见一见那年许诺终生却终是无言的佳人。

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年纪很大了,如果长大了,想必应该也快当爷爷了吧。这一年1987年,台湾解除。

,当时已经70岁的谢汉光借着机会,重新踏上了回到大陆的船只。遥想当年,这浅浅的海峡隔绝了他与妻儿,也在这几十年里,成了炎黄子孙手足之间的一道疤痕。

非海峡罪过,实是人心!或许他没变,他依旧热血,依旧如当初那般信仰,几十年的山林生活没能让他养出避世的消极,他始终希望,这个国家如年轻时那般,永远不乏活力与热血!

再一次的站在了故土,这片神州大地,正在蒸蒸日上,改革开放迎来了又一次活力的注入,这原来就是他思念百转的家啊!

而如今,归来已是儿孙满堂,当真是岁月不饶人。而丰顺县的政府也因为谢汉光的隐秘身份,而不知他是一代红军特工。

这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谢汉光这类人,处于隐蔽战线,必须保密的因素让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而在后来台湾遭到清洗,蜷缩于台湾岛的蒋委员对台湾的打击,让很多人都成了断线的风筝。所以身份确认之难,可想而知。

,让这些英雄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历史不该被遗忘,新城崛起于旧城之上,都是这些先烈一手托起的。

1994年,因为多方援助,中央在得知谢汉光的情况后,十分重视,立即赶到丰顺县。经过多方调查,最终谢汉光恢复了党籍和离休干部待遇。

再后来,谢汉光终于在自己的故土家园,安心的过了生命的最后两年,有人认可,有人前赴后继守卫家园,人生愿望就这样完好的实现了。

他累了,也该随着自己年轻的同志好友,一同相见于尘土,一同在另一个世界,续写新的篇章。

76岁的谢汉光带着对于经年不改的信仰,和对于祖国统一的憧憬,在他的家中,从此闭上了眼睛。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