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安格尔的肖像画代表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女性的主题,比如著名的《大宫女》、《土耳其浴女》、《泉》等。有学者称,这些作品是其“拜倒在女人面前创造的真正艺术品”。的确,安格尔从艺术生涯伊始,就推崇女性的世界,82岁时还创作完成了那幅传世的《土耳其浴女》。他笔下既有对的窥探,又有对高贵的精致刻画。波德莱尔(Baudelaire)认为:“安格尔画中美丽的女性有着一种宁静而又生机焕发的模样,这便是他的成功之处和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这么说,女性题材成功体现了安格尔的艺术天赋,而安格尔高超独特的艺术表达也将这一艺术题材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双向成就”也是本次展览的焦点之一。

据安格尔一个最亲近的学生表示:“在达维特(David)教他之前,他的绘画已经很娴熟了。”尽管人们常说,安格尔只跟达维特学习绘画,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安格尔的父亲也是一名画家,虽然只是在地方上小有名气,但却有着勃勃雄心。他早已在基础技法上启蒙儿子——安格尔在10岁那年已经能像一名专业画家那样作画素描——并规划着他的未来。于是,他陪伴儿子来到图卢兹。当窗外的法国大革命正如火如荼之时,当地的美术学院却让安格尔在自幼具备的艺术才能基础上又更上一层楼。在那里,安格尔专注于古典艺术并得到扎实的训练,展现出少年老成而又优雅的敏锐,正如拉斐尔的艺术所展现出的优秀特质那样。1797年毕业后的同年,安格尔来到巴黎,这段旅程也揭示了他的雄心。他进入达维特的工作室学习,随后考入美术学院。他学习起来“比绝大多数同学都更加坚韧有恒心”,以免受“身边充斥的狂热疯癫”之扰。他还充分利用了拿破仑博物馆来吸收养料,尽管这座博物馆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那里曾存放着拿破仑时期从法国占领地掠夺来的最优秀的画作。在达维特的工作室里,安格尔还参与一些美学辩论。然而,安格尔的志向更在于取得“罗马大奖”(GrandPrixdeRome),这是法国授予年轻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安格尔是一位成功的肖像画家,但这恰恰违背了他本人的意愿。从事业之初起,他就接受肖像画的委托,尽管表示这么做是很不情愿的事。安格尔最亲近的一个知己曾反讽地说道:“他总是这样。他总想什么都做。当他着手画的时候总是抱怨接手的活。”绘画的类型有着既定的等级高低,出于等级的考量,安格尔试图延缓委任肖像画的艺术创作,以获得梦寐以求的作为一名历史画家的尊荣。然而有意思的是,从他在巴黎的第一步努力起,肖像画就已然成为安格尔艺术创作的支柱之一,成为体现他美学理念的理想载体。在等待1801年“罗马大奖”奖金发放期间(1801年,安格尔以《阿伽门农的使者》一画获“罗马大奖”,然而奖金直到1806年才到手),安格尔不得不一面谋生,一面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他因此开始以一名肖像画家闻名,尽管对此还有些争议。他这一时期的肖像画体现了意大利式的声色肉感,佛兰德斯式的色彩运用以及微妙的哥特化的影响,这反映出他充分吸收了从绘画传统发展而来的各种艺术风格,而这些多元的作品都陈列在拿破仑时期的卢浮宫里。这些肖像也最好地表明了他在罗马的岁月里将要独立研修的艺术课程。

罗马与艺术神线年,安格尔取得助学金来到罗马学习。当时的罗马有一种浓烈的氛围,即那里绝大多数的艺术家喜欢抱团合作,而安格尔却在某种程度上刻意与此保持距离,喜欢专注于他自己的画面研究。悖论的是,这种有意的疏离却催生了一种更加开放的艺术创作手法,更重要的是使他得以彻底专注于自己的艺术理想——对古典传统的钻研以及对拉斐尔炙热的仰慕。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